房地產
01 北台5大重劃區 龜山A7站推案量占鰲頭
02 台北市新成屋、老屋價差多少?這裡平均每坪差50萬最高
03 快要租不起房!租金指數連漲38個月 這縣市漲最多
04 顏炳立:房市明年落底 2023年逐步回彈
本資訊內容撮錄自外間收集所得資料,僅供參考,捷年集團及其員工對其準確性概不負責
北台5大重劃區 龜山A7站推案量占鰲頭
房市研究單位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5大重劃區今年上半年推案量後發現,案量最大的居然是桃園龜山A7重劃區,高達255億元、2745戶,主要A7房價僅2字頭,建商大舉湧入推案。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近3年開始推案的指標重劃區—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板橋江翠北側、三重二重疏洪道、土城暫緩發展區,以及桃園龜山A7等五大新興重劃區。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今年上半年推案量最大的龜山A7站重劃區估計達新台幣255億元、預計興建戶數2745戶,包括「鴻築金捷市」、「樂捷市」、「富宇敦峰」、「翡翠」、「奇幻莊園」、「富御捷境」等案。
何世昌分析,機場捷運沿線各站中,A7站房價最便宜,是唯一相對低價2字頭房價的站區,雖然A7重劃區推案規模龐大,若均價能控制在每坪約25萬元、距捷運站近者均價最高不逾每坪30萬元,距捷運站遠均價壓在每坪20萬元到24萬元,買氣應該不差。
推案量次大的是土城暫緩發展區和新店央北重劃區等,案量均為165億元,但戶數分別為1392戶和1100戶。何世昌指出,土城暫緩重劃區成交多在每坪35萬元到40萬元。若價格不變,今年買氣仍會繳出亮麗成績單。
至於新店央北重劃區去年與今年二度標售土地,建商熱絡搶地,但推案動能似乎不如想像中強勁,總推案戶數只有1100戶,雖然推案量不算少,但仍低於原先預估的2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推案量最少的是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預計公開的新案只有2起建案,案量約35億元、共計242戶。
他分析,二重疏洪道重劃區推案稀少並不意外,推案量能少的關鍵,主要是建商取得土地價格過高,目前開發效益不足,建商只好延後開發時程。
資料來源:【中央社】回到標題
台北市新成屋、老屋價差多少?這裡平均每坪差50萬最高
依據建管處統計,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的戶數約有58萬1610戶,占台北市住宅總戶數七成以上,即便不少買方想在台北市買新屋,但礙於台北市新屋量體比例偏低,選擇相對少了許多。從台北市實價登錄資料裡,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統計出近一年當中,5年內新屋及30年以上老屋的交易量、平均交易單價,並計算每個行政區新屋老屋的平均價差。
其中,以大安區新舊價差最大,新屋高出舊屋69.7%,每坪平均相差50.6萬元,這個價差在台北市一半以上的行政區可以買到老屋;同樣豪宅林立的信義區價差67.1%居次,南港區及文山區市價差最少,每坪分別只差27.8%、29.1%。
對此,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大安區及信義區的新屋多為豪宅及高級住宅
,平均單價都在百萬,因此,即使這兩區的老屋單價也高,新屋、老屋間的價差依舊極大
;而價差最小的南港區,因為重劃區關係新屋量不少,這幾年交易緊縮,故新屋價格只維
持6字頭。
至於文山區,郎美囡表示,因區域中多為自住需求,價格相對穩健,新屋的價格也較為平實,平均單價5字頭,屬於台北市當中購買新屋負擔相對輕的區域,「另一方面,雖然這幾年建商大打讓利,但台北市除了豪宅因為管制、交易緊縮等因素,會有較大的讓利空間外,一般新屋住宅因為整體供給量偏少,反而難有較大的讓價空間。」
北投新屋案量多,大安老屋價最高
綜觀各行政區近一年新屋、老屋交易表現,許多中、低價位的區域新屋的交易量頗高,其中北投區的新屋交易量最高,內湖區也有大量的新屋交易。郎美囡指出,北投新屋主力來自於重劃區帶動的推案量,此外,新屋平均單價60.3萬元也是吸引力所在;內湖則因為重劃區的新屋多,且有許多換屋的外來人口,因此拉高在內湖買新屋的比例。
另一方面,她也提到,新屋單價僅文山區跟萬華區還維持在5字頭,萬華區因為近年有許多套房物件交屋,因此單價略高於文山區,但兩區的新屋價格都不算高,新屋、老屋的價差皆在15萬元以內。
相較之下,大安區的價差就相當驚人,老屋平均單價72.6萬元雖是所有行政區之冠,但新屋每坪高達123.1萬元,導致兩者價差足足有50萬元。
郎美囡表示,大安區的敦化、信義、仁愛路上及巷內有許多高級住宅及豪宅,新推案也以這兩種物件類型為主力,故新屋單價高,另一方面,大安區內多為精華地段,有許多著名學區,故老屋的價格一直位居全市之冠,尤其不動產市場盤整時許多買家趁勢入手大安區中古屋,故大安區的老屋詢問度居高不下。
新屋老屋各有所好,隱藏成本亦須考量
由於新屋的硬體新、大多有管理機制,且北市素地少、重建難,故每每推出必受矚目,不過新屋的實際使用坪數多約在六成左右,而老屋公設少,坪數相對實在,故造就了老屋愛好者。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認為,其實不同行政區內,除了新成屋與老屋因素,成交路段對房價的影響很大。
「一直以來,信義、大安、中正雖然屬於『黃金三區』,但是均價表現起伏多半都比松山區來得大,你看,松山最精華的區域就在南京東路、民生社區,但是拿去跟地段比較差的塔城街一比,其實也沒差多少。但是如果再看敦化南路跟臥龍街(大安區)、松仁路跟吳興街(信義區)、仁愛路跟牯嶺街或廈門街(中正區),那個房價落差都相當大,其實講起來,這些區域裡面也有點悲傷的感覺。」她舉例。
最後,徐佳馨也提醒,買新屋、尤其是預售屋,對於使用空間務必釐清,避免建成後與期待有所落差,而老屋固然實際使用坪數較大,不過老屋通常會需要修繕,若前屋主裝潢老舊,購屋後勢必要重整一番,因此買老屋建議也要估算整修成本。

資料來源:【信傳媒】回到標題
快要租不起房!租金指數連漲38個月 這縣市漲最多
房價下修,房租卻還驚驚漲!根據最新統計,台北市住宅租金連9年攀升,全台租金指數,從2015年1月開始,更是已經連漲38個月,雙北市1坪的月租金更是5年來上漲超過10%,原因是需求增加,還有房東要申報房租,讓租金價格持續飆漲!
租房子越來越貴了!陳小姐一進家裡,就忙著照顧孩子,但心裡卻一邊想著要怎麼節省家用,因為租約到期,房東宣布調漲房租。
在民生社區,兩房一廰的小公寓,陳小姐租了將近4年,但租金從2萬3千元,漲到2萬4千元,1個月多了1千元,一整年下來負擔可不小,但要找到符合預算的房子,卻一屋難求
。
租屋族陳小姐表示,「我們自己有喜歡的,別人也會喜歡,所以就變成說,除非就是可以很快決定,不然像其實如果符合我們預算的房屋,物件一出來其實一下子就租掉了。」

根據最新統計,全台租金指數,從2015年1月開始,已經連漲38個月,以台北市來說,住宅租金更是連9年上漲,觀察六都近5年租金漲幅,台北市月租金,2013年平均每坪1270元,去年(2017年)漲到1408元,漲了10.9%;新北市漲幅達11%;台南更大漲到13.3
%,在六都中漲最多,但租屋市場為何這麼火熱?
房仲周世豐表示,「前2、3年的(買賣交易)房市狀況,就是不是那麼好,所以很多客戶他們就是可能,本來要買變成轉租,(雙北)多一些拆遷戶,都更拆遷戶,他們現在也是變成因為拆遷的關係,所以也要租房子。」
房仲指出,租屋需求增加,還有去年政府實施租屋新制,規範房東得如實申報租金,因此不少包租公、包租婆把稅金轉嫁,讓租屋族負擔加重,現在無殼蝸牛最擔心的,不只未來買不起房,更擔心再漲下去,恐怕越來越租不起!
資料來源:【民視】回到標題
顏炳立:房市明年落底 2023年逐步回彈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2018年房市還不會落底,估計2019年落底後再盤整4年,整體走勢如同碟子型,要到2023年才可能逐步回彈;近期北市商辦市場成為資金標的。
台灣電力公司今天舉行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南側土地都更案招商說明會,戴德梁行邀集相關廠商並舉行開發座談會。顏炳立負責分析房市走勢。
顏炳立表示,2017年房市是了斷、買單、等風的一年,2018年房市落底前的坡相當陡,仍是利再讓、價再降、量再縮的一年,預售市場量再縮、價再破,北市蛋黃區房價不黃,蛋白區則變黑。
顏炳立指出,雖然2016年全年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只有24.5萬棟,2017年回到26.2萬棟,看似量增,但他認為房市未真正落底,估計2019年才會落底,底部盤整4年到2023年再往上,如同碟子形狀,仍要看價格買氣和成交量的相互搭配。
顏炳立認為,2018年商用A級辦公大樓缺貨,空置率下降,引發租金、房價和地價上揚,且優質土地非常難尋,以台電釋出南港區近5000坪的土地準備興建住宅和商辦,可以滿足部分市場資金去處,主要是南港區是北市府東區門戶計畫的重要大門,南港區商用土地蓄勢待發,可望成為資金追逐標的。
他建議,最近地主有讓利降價,使得土地市場買賣有加溫的跡象,建商努力標購存地,但建商仍應慎用子彈、備糧等風。
資料來源:【中央社】回到標題
理財頻道
01 中華電信帶頭降價「定存股」投資人要三思
02 商品貨幣表現持續疲軟 摸底機會來了嗎?
03 人民幣存款連3月減少 減幅創2年半來最大
本資訊內容撮錄自外間收集所得資料,僅供參考,捷年集團及其員工對其準確性概不負責
中華電信帶頭降價「定存股」投資人要三思
網路上瘋傳的訊息,大概就屬中華電信新一波推出的499「吃到飽」專案,這一個訊息最熱門了。因為就連我這麼愛計算的人,都心動了。
為什麼呢?因為以我目前用台哥大的方案,每個月大概要付600~700元,然後上網流量為1G(說實話我其實不是一個重度上網的人),可是今天看到中華電信推出比我目前的月租費還要便宜的方案,而且是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我當然會考慮囉!
的確,網路上很多人在批評,中華電信把那些早期申辦1399元或是1799元吃到飽的人,當做「北七」、「盤仔」(台語),可是我相信中華電信一定也評估過,這些人畢竟是很早期而且少數,所以決定兵行險著,冒著被罵到臭頭的風險,也要在母親節前夕,來個降資費突襲。不過,站在公平客觀的看法,我會建議中華電信以及跟進降價的其他電信公司,要給舊客戶應有的補償,提供其他的配套措施,以免壞了那些曾經對您們死心塌地的消費者忠誠度。
言歸正傳吧!電信公司削價競爭,資費方案殺到見骨,那麼他們的股票還可以投資嗎?本來大家都把電信股當做是「定存股」的選項之一,可是隨著4G、5G執照的搶標,經營成本越來越重,相較於電信費的收入越來越少,未來的配息還會一樣這麼好嗎?這些不用猜
,直接看數字吧!
表一、近5年國內電信股配息情況

資料來源:CMoney
附表一是近5年國內電信股配息情況,其中很令人訝異的是,台灣大、遠傳及亞太電這5年的配息金額都一樣,只是絕對數字的高低差別,看起來並沒有因為4G業務開始,增加費用而少配發股息。倒是在中華電信在這2年的配息,似乎有下滑的趨勢。
表二、近5年國內電信股殖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CMoney
附表二是近5年國內電信股殖利率情況,在過去5年台灣大以及遠傳都相對穩定,但是中華電信近2年的確在殖利率的部份,有呈現下滑,可能真的是受到配息金額較少,但股價維持相對高檔所致。所以這次中華電再帶頭降價,是另有算盤還是錯判情勢,今年的每股盈餘就見分曉了。
因此,如果是站在「定存股」的角度來看,我比較願意選擇配息較穩定的台灣大或是遠傳,兩者殖利率差不多,但是入手門檻有差,買一張台灣大可能要準備10萬多元,但是買一張遠傳只要7萬多元,對於小資族而言,似乎買遠傳會比較負擔輕。
不過也別忽略了5G時代,亞太電的轉機性,因為鴻海集團跳過4G直接衝刺5G,集團內亞太電、台揚(2314)、建漢(3062)扮演先鋒部隊,其中亞太電則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視為瞄準未來5G時代,實現8K及物聯網趨勢商機的要角,或許在4G亞太電缺席,但是在5G時代,亞太電值得我們後續觀察唷!
資料來源:【奇摩理財】回到標題
商品貨幣表現持續疲軟 摸底機會來了嗎?
由於美國今年可能自升息3次拉高到4次,推升了美元對各主要非美貨幣走強,其中又以商品貨幣表現特別弱勢,原因如何又該怎麼觀察後勢呢?
澳幣-貶至近11個月新低,0.75開始轉成壓力
受到美國升息速度可望加快但澳洲卻還未能升息的影響,澳幣在5月9日一度來的0.741的低點,近期雖然有所反彈,但若持續受壓在0.75之下的話,配合美國真的再度升息加速資金撤出澳幣,後續空方攻勢將會逐漸增大。
南非幣-貶至近四個半月低點,12.55被突破後修正壓力大
由於南非還有降息的機會,暫時少了一些政治利多支撐的環境下,南非幣持續修正當中,尤其是在12.55的關鍵支撐破了後,南非幣即使重新要轉升值也需要整理一點時間,若接下來美元持續走強,短線就對南非幣較為不利了。
紐幣-貶至近5個月新低,低通膨低利率環境不變
在基本面上表現並不差的紐西蘭,近期的利率決議還是未能夠做出升息決議,主要就是通膨還在1.1%左右低檔,而且短期內也不會有升溫壓力,配合美元轉強而讓紐幣下殺,短線受壓的機會還是較高喔。
加幣-低檔整理但並未破底,靜待升息話題助攻
相對於澳紐幣升息遙遙無期,南非幣還有降息空間,今年內尚可能升息的加幣表現就比較好一點,雖然並未轉強上攻但還算有所支撐,再配合油價緩步過高的利多,如果有反攻倒是可以先關注加幣。
(以上資訊僅做為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回到標題
人民幣存款連3月減少 減幅創2年半來最大
根據中央銀行人民幣業務統計資料,4月人民幣存款餘額為3,155.58億,較3月減少61.34億,減幅達1.91%,不僅已連續3個月減少,且為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更創下2年半來最大減幅。與人民幣4月貶值1.1%,影響投資人持有意願有關。
人民幣存款減少,以外匯指定銀行(DBU)最多,從3月的2,916.32億減至4月的2,857.65億,減少58.67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為297.93億,則減少2.67%; DBU中的可轉讓定期存單NCD4月也較3月減少10億。
央行分析4月人民幣存款創下31個月以來最大減幅的原因,包括科技業支付的三角貿易貨款減少,DBU及OBU都出現相同情形;DBU定存的減少,主要是法人及自然人存戶定存到期沒有續存;以及法人投資債券支付交割款等3大因素。
人民幣4月貶值1.1%,影響投資人持有人民幣意願。央行指出,貶值造成心理層面的影響,但無法分析影響程度。國際美元第一季疲弱,人民幣升值,4月美元反彈,亞幣走貶,但人民幣存款已連續3個月減少。
央行2013年2月開放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至今已經超過5年,2015年6月存款餘額來到3,382億,為歷史最高水位;現在人民幣存款餘額仍有3,155億的規模,仍維持相對高檔。至於離岸市場以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最大,3月底有5,543億,其次就是台灣的3,155億,新加坡至去(2017)年底有1,520億,韓國3月底止有68億。
此外,央行公布4月貼現與放款餘額為115.63億,較3月減少4.53億,減幅3.7%,4月匯款總額1,127.24億,較3月減少339.91億,減幅達23%,其中,DBU為749.61億,減少139.12億,OBU為337.63億,減少200億之多,減幅達34%。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回到標題
居家佈置
01 【風水專欄】謝沅瑾:升格當父母 5助孕風水!
02 依照空間功能需求,規劃出最佳的燈光照明
本資訊內容撮錄自外間收集所得資料,僅供參考,捷年集團及其員工對其準確性概不負責
【風水專欄】謝沅瑾:升格當父母 5助孕風水!
想要升格當爸媽,除了民間的一些食補外,還有什麼好方法呢?這裡,先為大家整理5個臥室風水小技巧,替夫妻助孕打氣!
1、擺放麒麟5色豆 幫助夫妻種子
想要懷孕的夫妻,在民俗上認為可以在床頭擺放銅製的麒麟,因為民間認為「麒麟送子
」,擺放時要頭朝床內,並且在麒麟的腹中擺放5色豆,包含綠豆、紅豆、黃豆、白豆、黑豆,這5種豆子皆為種子,引伸為可讓想要懷孕的夫妻能盡快種「子」。
2、送子觀音放臥室 送子不成更不敬
因為民俗上有「觀音送子」的傳說,多數想要懷孕的夫妻,家中長輩都會想要請一尊送子觀音像或是送子觀音圖,但是要特別注意臥室乃夫妻和合之場所,所以在此擺放觀音圖或觀音像,可能會對神明產生不敬之意,建議可已將觀音送子像,或觀音送子圖擺在客廳。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觀音外貌慈善祥和,能讓夫妻保持安心以及穩定的情緒,進而幫助夫妻提高受孕機率。
3、臥室佈置柔和色彩 床頭不可開窗
臥室的裝潢配色、照明上應以柔和為主,同時要注意窗戶不可開在床頭後方、或是頭的側邊,這會使臥室主人頭腦不清,影響情緒,造成夫妻失和,若是遇到這樣的狀況,盡快封窗或是使用厚重窗簾遮擋。
4、床腳勿對廁所 避免影響婦科機能
床腳不能對到臥室門或廁所門,尤其是廁所影響最大,因為廁所是排洩穢物的地方,這樣的格局對於男女主人的下腹、生育或懷孕容易產生影響,甚至嚴重者,子宮卵巢還會產生不良後果,所以臥床擺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5、臥床勿對鏡 穩定情緒更和諧
夫妻的臥室中經常會擺放梳妝台,或是大型的穿衣鏡,以供化妝打扮,或整理服裝儀容用
,但若是出現臥床與鏡子相對的情形時,在風水上便容易導致夫妻之間出現 口舌,爭執
,同時也容易產生驚嚇,影響情緒,進而使想要懷孕的夫妻受影響。
以上5個助孕風水,為準備中的夫妻們再加分。現在,就來檢視一下臥房吧!

資料來源:【奇摩房地產編輯部】回到標題
依照空間功能需求,規劃出最佳的燈光照明
Q:書房太暗,燈光配置不足,而客廳又太亮,很多燈用不到,不同區域的燈光配置要怎麼做才對呢?
A:各空間中所適合的照明方式都有所不同,為了提升照明在家裡的實用度,可依照下列方式適當配置光源。
1.玄關燈依功能配置:
首先先釐清玄關照明的作用為何,若是用於收納用途,可採用普照式照明,若是用於鞋櫃中的照明,則可以功能性照明為主;如果玄關的主要作用是動線走道,則可用背景是照明
,也就是間接照明,或是具有功能導引的燈光照明,如夜燈性質的壁燈、檯燈、立燈等,
還可同時兼具裝飾用途。

2.客廳利用立燈增加輔助光源:
客廳的照明方式很多,但同樣必須先確定其用途為何,如果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閱讀、看電視的頻率比較高,建議使用檯燈或可調式的立燈幫助使用變動的需求。

對於一般人較習慣的頂燈,建議不要過度使用較佳,因為頂燈是普照是光源,受光面是全面性的,所以燈光集束要很多,才能使整個空間都有感受到照明,不但會消除空間的層次感、缺乏光影美感,也不見得較為省電。
關於客廳的燈光顏色,能帶來休息氣氛的黃光較佳,亦可選擇黃光搭白光的方式營造交錯效果,並可依照生活習慣和需求,選擇要開白光或黃光。
另外,客廳常見的間接照明,其光源必須距離天花板35公分以上,才不會產生過大的光暈,造成空間中的黯淡感。
3.臥房以頂燈為輔、床頭燈為主:
臥室的照明應以頂燈為輔助(直接照明、間接等都行),而以床頭燈或床邊燈為主,除了具有床前閱讀、照明集中的功能,亦能兼顧導引、不干擾他人的作用。
4.兒童房以普照式照明為主:
兒童房以普照式照明為主,並加強頂燈的量束,以適合小孩全面性的空間活動,而在個別的活動方式可以增加功能式照明,如書桌、閱讀桌的檯燈,以及局部功能的集中照明,如利用立燈照明強的視覺等。此外,設計師為兒童房內燈具的造型與牆面的顏色也是重點,燈具可選擇孩子喜歡的外型,並以柔和的黃光為主,讓房間與小朋友更速配,而牆面顏色建議選擇明亮度較高的色彩,透過黃光互補色效果,如黃光與黃色牆面的搭配,就能營造出比白牆更明亮的視覺作用。

5.餐廳考量照明高度:
餐廳主要以餐桌照明為主,利用實用的餐吊燈照明於餐桌的範圍,不但視線清楚且不使光源刺激到人的眼睛,也可另外增加檯燈與立燈於強、櫃四周,製造用餐氛圍。
6.廚房照明強調安全實用:
廚房照明以工作性質為主,建議可使用日光型照明,集中在工作的桌面上運作,如流理台的層板燈照明就可使用T5或T8日光燈,加強工作的安全性,而廚房的走道上則可以頂燈照明,照顧到走動時的動線明亮度。
▲餐廳的懸掛吊燈高度多以170公分為佳。
文章來源:《不良宅改造術!住進自然健康屋》
資料來源:【漂亮家居】回到標題
生活智慧
01 綠竹筍比白竹筍營養?腸胃虛弱3族群不宜多吃
02 補血吃葡萄、櫻桃最棒?誤會了,這樣吃才對…
03 早餐斷食能減重?健康早餐3原則,輕食不復胖
本資訊內容撮錄自外間收集所得資料,僅供參考,捷年集團及其員工對其準確性概不負責
綠竹筍比白竹筍營養?腸胃虛弱3族群不宜多吃
夏日吃筍,別忘記綠竹筍。營養師指出,綠竹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蛋白質,不僅可輔助瘦身,還能解便祕、防水腫。無論涼拌、煮湯、炒菜,綠竹筍都是老饕們的最愛。不過,營養師提醒,吃筍有3禁忌,腸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營養師蘇妍臣指出,綠竹筍是台灣品質最優良的鮮食竹筍,主要產期在端午節至雙十節間
;而與其他竹筍不同之處,在於其出土時會先向下,然後再向上生長,因而筍身會彎曲呈牛角形,重量大約在300至400公克左右口感為最佳。
綠竹筍熱量低 富含膳食纖維
特別是,綠竹筍較白色竹筍營養更豐富,其口感鮮甜如水梨清脆多汁,平均甜度可達7度以上,較一般竹筍平均甜度5.3度更高,尤其本身具特殊芳香味,富膳食纖維及蛋白質,有助於腸胃蠕動,並且是低熱量、低膽固醇蔬菜。
除了熱量低(100公克約22大卡)、纖維質豐富外,每100公克竹筍的磷含量約有41毫克,鈣跟鎂的含量分別為7、12毫克。值得留意的是,100公克竹筍的鉀含量多達340毫克,比起同等重量的溼木耳(100公克約40毫克鉀含量),幾乎是8倍,屬於高鉀食物。
助排便防水腫 3族群宜少吃
營養師蘇妍臣強調,綠竹筍含有纖維素、低澱粉,又含有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鉀、鐵等微量元素,是一種特殊的健康食材。其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協助排便順暢、防水腫。雖然吃綠竹筍有許多好處,但是提醒以下3族群宜少吃:
1.腸胃功能不佳者:患有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慢性腸炎、食道靜脈曲張等疾病的患者,吃太多竹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難消化,不宜空腹或單吃竹筍;吃的時候也要細嚼慢嚥。
2.腎功能不佳者:竹筍的鉀離子含量高,除了汆燙減少鉀離子,建議每餐不要吃超過100克,大約半根到一根即可。
3.高血壓患者:部分經過醃製的竹筍加工品,如酸筍絲、酸筍片等,所含的鈉含量通常比較高,高血壓患者必須節制食用量。
綠竹筍電鍋烹煮料理 加辣椒去苦味
除此之外,當季在地的綠竹筍相當美味,幾乎沒有苦味。根據農委會的建議,料理方式以用電鍋蒸煮法是最簡單又不易失敗的方法。將綠竹筍洗淨放入內鍋,蓋上蓋子,外鍋加兩杯水(電鍋量杯),煮好後,放涼再儘速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用電鍋蒸煮,料理後糖度與料理前差異不大。當然也可用水煮的方式,不過建議連殼下去一起煮,較能保住鮮甜,所以煮前一定要先將竹筍洗乾淨。煮好後待涼,直接將筍與煮筍的筍水放進冰箱冷藏,能保持竹筍原味,而且筍水清香甘甜,可以拿來煮湯,或者放涼後直接飲用。
若擔心竹筍有苦味,可在水煮時,加入生米,煮前可在筍背先劃一條深刀,放入冷水後,加入生米(水與生米比例約為10:1)、一點點辣椒一起煮,水需蓋過竹筍,此時,米的微量元素可保留竹筍甜味,而辣椒則會讓竹筍鮮味更明顯。煮滾後計算10分鐘,轉小火續煮40分鐘再關火,待涼,不要沖水,將筍放入冷藏即可。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回到標題
補血吃葡萄、櫻桃最棒?誤會了,這樣吃才對…
蹲下去撿東西,站起來卻眼冒金星,走在路上,怎麼突然路線歪了…,這一些經驗你有嗎
?小心可能是「貧血」警訊!提到貧血,一般人就會馬上想到要「補血」,腦海中也很快浮現補血的口袋名單,尤其是紅色食物,例如:紅豆、櫻桃、葡萄、桑椹等,到底這一些食物真的有助補血嗎
?來看看科學實証的答案。
補血以形補形?科學實証破解迷思
談到「補血」,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日常生活若是遇上頭暈目眩,或是蹲低後站起的眼冒金星,多半會先懷疑自己是否「貧血」了,於是著手搜尋可以「補血」的食物。依據傳統
,多數民眾會有「以形補形」的刻板印象,以為多吃與血液相近顏色的食物,可以補血強身,藉此改善貧血症狀。
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營養師蔡正亮以「實證醫學」為出發點,引用的參考文獻主要為國際SCI發表的科學期刊,讓「數據說話」,帶大家來解開迷思。在其新書《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中提到,要破解這樣的迷思,首先要從「人體血液的基本知識」來說起。
「鐵」是紅血球非常重要的成分
血液是由「血球」和「血漿」組成。血球又分為「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三大類,其中以紅血球所占比例最大,正常成人每毫升的血液約有5百萬個紅血球。每個紅血球中因含有血紅素(Hemoglobin)分子,故血液呈現紅色。另外,肌肉中因含有肌紅素(Myoglobin),同樣也會讓肌肉呈現紅色,只是當與氧氣接觸時,會發生氧化現象,肌肉因而呈現較深的紅色。然而,不論是血紅素還是肌紅素,兩者都含有很重要的礦物質「鐵」。
鐵的存在,穩定了紅血球的正常功能與結構,紅血球才能正常運作,先結合氧氣、再運送氧氣,最後釋放氧氣給身體各組織利用。簡單來說,「鐵」是紅血球非常重要的成分,是穩定血紅素的主要物質。成人男性每天應攝取10毫克的鐵質,成人女性因生理因素會定時排出經血,因此對鐵的需求更高,每日應攝取15毫克的鐵質。
鐵在人體內是不間斷的流失與再補充,交替循環著。如果日常飲食的鐵質來源不足,就會降低體內鐵質的儲存量,再嚴重一點,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鐵,以滿足所有人體紅血球的需求,這時就可能形成「缺鐵性貧血」。
植物的紅色多來自「花青素」 與鐵質的血紅素沒有關連
傳統觀念中認為,多吃天然的紅色食物,例如:櫻桃、葡萄、紅豆等可以補血,實際上,植物的紅色來自天然植物色素「花青素」,與真正含有鐵質的血紅素、肌紅素並沒有關連。
一般中醫或傳統療法提到的「補血」,其實就是補充參與「製造及維持紅血球正常功能」的微量營養素,這些微量營養素主要是維他命及礦物質,例如:鐵、葉酸、維他命B12、銅、維他命C、維他命B6、維他命E等。不同的貧血各自對應不同的微量營養素需求,獲得醫療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透過均衡飲食,或素食者適當地補充營養補充品,都是理想的解決之道。
★貧血了,你可以這樣做
一旦有貧血症狀,必須先找出是何種貧血?因為不同的貧血,相對需要補充的營養素也不同。在臺灣「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較高,特別是生理期的女性朋友、懷孕及哺乳婦女。
缺乏鐵質者,不妨適當攝取紅肉,例如:牛肉、內臟(如豬肝),是最直接可補充鐵質的優良來源。同時也鼓勵飲食中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更能增加人體對鐵質的吸收。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回到標題
早餐斷食能減重?健康早餐3原則,輕食不復胖
不吃早餐,可以減重嗎?醫師指出,減重需調整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但不論是不吃早餐或過午不食等減重方法,其實都是錯誤迷思;特別是早餐斷食減重,將減緩身體整天的新陳代謝速度,長期下來更不利減重,反易造成體重復胖。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適當的吃和多動,是成功減重的不二法門。但減重衛教門診常發現,許多減重者多認為「不吃早餐就能減肥」,雖然人體沒有進食當然會瘦,但這是不健康的減重方式。
早餐斷食 減重易復胖
早餐斷食易復胖,主因早晨是1天當中新陳代謝最快的時段,也是消耗體能的時刻,如果不吃早餐,當熱量快速消耗,自然會產生飢餓感,一旦恢復進食,就會惡性循環增加食物攝取量,如此一來反而瘦不下來,脂肪比率也增高。
至於,完美的均衡早餐應有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類、奶類、生菜沙拉及水果,但多數人難以準備。所以初階理想早餐,至少要有全榖根莖類和豆魚肉蛋類,例如全麥土司加蛋,再來一杯減糖豆漿,豆漿可用低脂鮮奶或優酪乳替換。
健康早餐 遵循3原則
劉伯恩醫師強調,雖然減少熱量是減重最基礎的概念,但如果一定要少吃,最好還是別放棄早餐,以免整個上午血糖過低,沒有體力,什麼事情都做不好。而早餐吃得很健康,對身體也有好處,不但可以幫助減重,還能遠離糖尿病威脅。
至於健康早餐怎麼吃?建議遵循3大原則:「1.少加工食品」、「2.少油炸、油煎、醬料
」及「3.少糖」。
【醫師小提醒】:盡量少碰熱狗、培根、油炸薯餅、煎蘿蔔糕等高油脂的加工食品,而吐司及漢堡中的沙拉醬,能夠不抹就不抹,也能減少30至50 大卡。另外,像是生菜沙拉的醬料,也最好用沾取的方式吃,才不會把爆卡醬料全吃下肚。
瘦身早餐/蘋果奇異果麥片粥
材料:奇異果1顆、蘋果半顆、快煮燕麥片半個飯碗。
作法:奇異果洗淨去皮後切小塊備用,蘋果洗淨後連皮切小塊。將麥片和蘋果加水500c.c.以大火煮開後關火,待溫度降到適口溫度後再放入奇異果即可。
營養分析:奇異果營養密度高;蘋果富含果膠,有助控制體重,吃了也有飽足感,而方便快熟的燕麥片,很適合當作快速早餐。
輕食瘦身 吃早餐6錦囊
至於過午不食的減重法,類似斷食法,也同樣不利健康。不過,建議可以參考歐美流行的「5:2輕食減重法」,1周2天,將早餐延後一點吃,如9至10點吃,吃的豐盛一些,接著省略午餐,晚餐早一點吃。只要拉長用餐間隔,就能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1.1天3餐減為兩餐,熱量控制在1000大1400大卡。
2.早餐9至10點吃,可以吃豐盛一點。
3.碳水化合物如飯、水果可放在早餐吃。
4.晚餐6至7點吃,晚上就不再吃宵夜。晚餐只吃蔬菜與蛋白質。
5.可攝取優質油脂如堅果、魚肉、植物油等,油脂較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但熱量高,要注意用量。
6.晚上早點睡。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回到標題